「第15届大角咀庙会」
「第15届大角咀庙会」于2019年3月3日在大角咀福全街圆满举行。主办单位旺角街坊会(街坊会)汲取了上届减废措施的实践经验,本届在各方面均有更理想的环保表现。
参展摊位及回收设施
环保署继续与主办单位推广「回收减废攻略」,鼓励摊位遵从3R原则。本届首次在售卖食物的摊位使用由环境运动委员会借出的可重用餐具,即时减少一次性塑料,让活动增添环保元素。
大会今年在摊位范围设置一部智能回收机,市民透过指定手机软件,在回收塑料瓶时可获得积分,更可以透过有关积分兑换优惠券或礼物,借此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回收。
活动范围内设有五个回收站,并由大会招募及培训的中学生担任环保大使,负责监督及管理回收物资,教导市民干净回收。现场设置添水站,鼓励参加者自带水瓶,减少购买瓶装水。
盆菜宴
由街坊会聘请的盆菜供应商,一如往年为超过200桌的盆菜宴提供可重用餐具、不提供瓶装饮料、不派发湿纸巾及采用可重用桌布等,以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街坊会在盆菜宴的门票上加入了环保信息,鼓励参加者自带餐具,并欢迎自带器皿将剩余的食物带走。在活动结束后,盆菜供应商亦协助收集厨余,将可回收物送往环保署位于小蚝湾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1期进行处理。
「大角咀庙会x奥海城 走塑活动」
今年得到街坊会附近食肆及奥海城食肆商户的支持,首次于大角咀庙会活动当天举行「大角咀庙会x奥海城 走塑活动」,承诺不向顾客提供塑料吸管、饮料塑料搅拌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共同为环境保护出力。
以下是支持是日活动的食肆(排名不分先后):
旺角街坊会附近食肆:丰硕酒家、抬杠、金满塘、金钻喱面档及汇味堂
奥海城食肆:HABITU、UCC Coffee Shop、金满庭、「和民」居食屋、牛涮锅、麦当劳
活动花絮
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bigwaster.hk/videos/2323592147930359/
照片:
「青协背包跑」
香港青年协会(青协)于2018年1月制订了“大型活动减废参考文件”,供内部各单位举办活动时使用,藉此进一步为环保出一分力。其中一项实践活动为2018年4月举办的“青协背包跑”大型项目,从源头减废和推动干净回收,提升活动的环保水平。
「青协背包跑」共吸引4,000名跑手齐集科学园,参与10公里和3公里不同组别的赛事。鉴于一般跑步赛事都会浪费大量即弃纸杯,青协首次租用可重用水杯,于比赛场道不同的水站派发,并提供多个补给站,让参赛者自行添加饮用水。部分参赛者对这些措施表示欢迎,认为可以将废物量减至最低。
由筹办比赛开始,青协已着手源头减废,减少印刷「跑手须知」手册,鼓励参赛者以电子方式阅览内容,更特别加入「环保措施」栏目,呼吁跑手一起配合;例如活动不会主动提供即弃行李袋等。青协也积极联络场地的交通营运公司,商讨加密班次,鼓励跑手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减低碳排放。
在废物管理方面,青协在场区内设置多个回收袋,加上适当标记,方便跑手和公众回收塑料瓶、铝罐和废纸,确保物料得到妥善回收。该会也伙拍长春社,安排义工成为环保大使,驻守回收设施旁,提醒公众参与分类及干净回收的要点,包括认识回收种类、如何清洗干净塑料瓶、把瓶盖、招纸与塑料瓶分开等。他们也访问了一些跑手,为改善未来的活动策划收集环保建议。
整项比赛的环保措施得到跑手的正面响应,青协将参考「大型活动减废参考文件」持续在所举办的活动中,履行环保使命,让活动增添绿色元素,提升青年及公众的环保意识。
|
「国泰航空/汇丰香港国际榄球七人赛2017及2018」
「国泰航空/汇丰香港国际榄球七人赛」(「香港国际榄球七人赛」)2017及2018分别于2017年4月7至9日及2018年4月6至8日在香港大球场举行,由香港榄球总会主办,参与总人次超过220,000。在活动主办机构、康文署、清洁承办商、大学及餐饮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于场地内举办了一系列教育及宣传活动,以推广3R概念。以下是减少废物措施及相关教育和宣传活动的一些要点:
1. 塑料杯/水壶收集装置
塑料杯/水壶收集装置具有管状板和槽口设计,以便收集塑料杯/水壶作回收。该装置将托盘内的杯子/水壶堆叠起来,便利塑料的干净回收及减少收集大件塑料所需的空间。
塑料杯/水壶收集装置
2. 贴有“回收前在这里倾倒”标贴的塑料桶
液体收集装置包括一个红色塑料桶和一个安装在盖子上的筛子,贴上「大嘥鬼」图像的标贴和 ” 回收前在这里倾倒”標語,放在塑料回收箱附近,加强宣传干净回收。
贴有“回收前在这里倾倒”标贴的塑料桶
3. 回收站的横额
在回收站展示了不含聚氯乙烯(PVC)的标语,印有“Tackle Waste To Win”标语和「大嘥鬼」的图片,宣传废物分类和回收的信息。横额张贴在回收站上方,以免被观众阻挡视线。
4.为自备啤酒杯添饮提供港币$10折扣
为鼓励塑料啤酒杯回收再用,啤酒供应商为每位自备啤酒杯的客户(已购买啤酒杯)提供港币$10折扣的添饮优惠。
5.塑料杯环保回收机
在场地上设置了一套塑料杯环保回收机,用来收集用过的塑料杯作回收用途。
塑料杯环保回收机
6. 用道具鼓励废物分类及干净回收
为进一步提高回收率,绿色大使驻守在回收设施,及手持带有 “废物分类要正确”及“回收前喝光”标语的道具,用以提高公众关于适当及和干净回收的意识。此外,绿色大使也提醒场内的餐饮服务供应商存放纸箱,以便回收。
该机构举办「香港国际榄球七人赛」后,也准备了有关的绿色评估报告,详情如下:
Hong Kong Rugby Sevens 2016 (只提供英语版本)
Hong Kong Rugby Sevens 2015 (只提供英语版本)
Hong Kong Rugby Sevens 2014 (只提供英语版本)
此活动的减废成效及经验总结可浏览香港国际榄球七人赛2017及2018摘要(只提供繁体中文版本)。
「香港花卉展览 2018」
「香港花卉展览 2018」于2018年3月16至25日在维园举行,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主办,活动期间共有720,000人次参与。主办单位实施以下针对性废物回收措施,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及提高回收量:
- 收集废物和可回收物料的数据>
- 提供回收设施,包括可回收物品的收集点以收集参展商的可回收物品,及具有显著标志的回收站,以便于识别
- 收集园林废物(特别是枯萎植物)以送往位于牛潭尾环保署动物废料堆肥厂堆肥;以及收集基质(特别是土壤);
- 收集纸张(特别是纸箱)和金属罐以便进行回收;及收集木板/木箱以便重复使用及/或循环再造;
- 收集厨余和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和器具;
- 教育熟食档操作员怎样参与收集厨余以供循环再造;
- 免费分发盆栽植物以减少浪费;
- 提供附设可重复使用杯子的饮用水站,以减少废塑料瓶的产生;
- 在展览期间招募展览大使、招募绿色回收日的义工,并在活动后的绿色回收日招募来自公共机构及私营机构的绿色义工和义工;
- 在环境保护署(环保署)摊位推广减少废物及循环再造的教育及推广活动; 和
-
宣传和教育活动(在现场或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向公众和相关团体传播环保信息,例如自备水樽、自备购物袋)。
「赏花,惜花!」赛马会花卉重新栽种计划
赛马会花卉重新栽种计划(计划)下的「赏花,惜花!」活动,是康文署在每年展览结束后收集适合重新种植的植物及展品,并送往休憩场所进行景观美化。部分收集的植物被送往学校,注册慈善组织和非牟利机构。该计划于2018年扩展至公众,容许植物爱好者在绿色回收日的第一天来到活动场地,挑选一盆大丽花,即展览的主题花。
除了植物外,还在绿色回收日的第一天(即2018年3月26日)为任何有兴趣的团体(特别是学校,组织和公司)收集基质(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泥炭苔和盆栽混合物)。
![]() 为公众分发盆栽花卉 |
![]() 义工选择合适植物作捐赠 |
枯萎植物
在展览期间及展览后,康文署在展览场地内设立的「枯萎花卉收集点」收集在展览期间及展览后已枯萎或无法重新种植的花卉。为了鼓励回收枯萎花卉和提高环保意识,这些园林废物被运送到环保署的动物废料堆肥厂作循环再造成堆肥。 于2018年,共收集了7.53吨的枯萎植物。
收集枯萎的植物并将其运送到动物废料堆肥厂
教育和宣传活动 活动参加者的支持和参与在实现减废和回收措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康文署共设立28个环保摊位,透过环保推广游戏和活动,促进减少废物和循环再造。为了向公众宣传展览的环保措施,康文署在花展网站上向活动参加者和参展商宣传环保小诀窍。
環保署成立的攤位是透過源頭分類小遊戲和利是封升級工作坊以宣傳減廢及回收。「大嘥鬼」吉祥物也來迎接參加者,宣傳「揼少啲、慳多啲」的宣傳口號。
红包袋升级工作坊 源头分类小游戏
在回收点收集木板
此活动的减废成效及经验总结可浏览香港花卉展览 2018摘要(只提供繁体中文版本)。
「第14届大角咀庙会」
「第14届大角咀庙会」于2018年3月4日在大角咀福全街举行,由旺角街坊会(街坊会)主办,共有150,000人次参与。机构在筹备活动时已积极和主要持份者如参展摊位、承办商、供应商等共同制定及实行以下的减废措施,以达到源头减废的目标。
参展摊位
参展摊位是这次活动中重要的持份者,故取得他们的支持,对推动减废回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见及此,环保署承办商制作了一份「回收减废攻略」(攻略),鼓励摊位遵从3R原则,即先减少使用、重复使用物资,最后才选择循环再造及弃置。同时,(攻略)也提供不同的教育信息,包括活动会场内回收设施的位置、回收的正确方法等,以便摊位在活动期间实践正确及干净回收。而街坊会也协助环保署承办商将(攻略)以电邮方式转寄予各摊位。
盆菜供应商
盆菜宴是庙会活动中的重点环节,由街坊会聘请的盆菜供应商除了为庙会提供盆菜服务外,也在活动完结后协助收集厨余。街坊会在活动前已经主动与盆菜供应商沟通,要求于活动上不提供任何樽装及罐装饮料、不提供即弃餐具(包括碗、筷子及勺子)、不派发湿纸巾并且采用可重用的桌布取代塑料桌布等,以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措施共减省了6,300 件塑料、6,048件一次性餐具、2,000 件一次性湿纸巾及500块一次性塑料桌布。为确保收集的厨余符合环保署厨余试验处理设施的回收要求,在活动开始前,环保署承办商主动教育盆菜公司的员工有关厨余的分类,避免厨余混杂了不适合回收的物品。
饮用水供应商
于是次的庙会活动中,街坊会不向义工、嘉宾及活动参加者等提供瓶装饮用水。街坊会和饮用水供应商合作,于活动场地设置共四组饮用水站及提供可重用的水瓶和杯,以便活动参与者使用场内的饮水设施,同时鼓励参加者自带水瓶。根据街坊会的统计,是次活动共节省了2,800 个430毫升的塑料瓶。
街坊会于场内设置水站供场内人士使用
饭盒供应商
街坊会在往年的庙会中均会为义工及工作人员提供午餐及晚餐。在这次活动中,街坊会主动与饭盒供应商联络,要求以可重用的餐盒取代即用即弃的泡沫塑料饭盒,此项措施共节省了647 个一次性餐盒。
牌楼承办商
于每年的庙会活动,街坊会都会在活动场地设置两组大型牌楼作装饰之用。在过往的庙会活动中,牌楼都交由承办商弃置。经过街坊会和承办商的协商后,承办商承诺在活动完结后,尽可能重用牌楼的木材及铁枝,减少资源浪费。
活动贵宾及参加者
在活动的开幕典礼上,街坊会以电子方式发送感谢状予主礼嘉宾,取代印刷实体证书,减少用纸。此外,为了呼吁活动参加者响应绿色庙会,街坊会在盆菜宴的门票上加入了环保信息,鼓励参加者自带餐具及饮用水,并欢迎自带器皿将剩余的食物带走,减少剩食。
街坊会向台上嘉宾颁发电子证书
环保大使
为了更有效地于活动中推动回收,街坊会招募了15名大专院校的学生作为庙会的环保大使,负责在活动期间监督及管理资源回收站、教导活动参加者实践正确及干净回收,并在教育摊位内协助环保推广。大使们也在盆菜宴完结后,协助厨余收集,并确保收集所得的厨余符合环保署厨余试验处理设施的质量要求。
重用活动物资
据街坊会的介绍,活动物资(如宣传横额、义工及表演人员的服饰、旗帜等)已经被重用多年。这次庙会活动也不例外,街坊会义工于活动完结后,为物资作清洁、修理及储存,并于往后的庙会活动中重新使用。
![]() ![]() |
物资会于活动完结后整理及储存,留待来年的活动再用
此活动的减废成效及经验总结可浏览第14届大角咀庙会摘要(只提供繁体中文版本)。